福特“野马”之父 企业家的传奇 李·亚科卡

提起野马跑车,就一定要提到这个伟大成就的规划者:李·亚科卡 亚科卡说:“天下没有倒闭的企业,只有经营不善的企业。“ 亚科卡1924年出生于美国。大学毕业的时候,福特汽车公司正在为宾夕法尼亚州物色一个汽车推销员。福特汽车和福特公司对于那个时代的美国人来说,其前景正如旭日霞光般灿烂辉煌。亚科卡以其丰富渊博的工程机械知识和出色的演讲才能,取得了这一职位,进入福特公司工作,他有个预感,这儿才是他施展才能的最好舞台。 可惜当时正是福特汽车在各地销售疲软的时候,亚科卡所在的地区销售状况更糟。为了打开销路,亚科卡挖空了心思,他发现市场上不少顾客想买车,但是由于积蓄还没有达到,一时难以凑足那么多钱,因此常常望而却步。亚科卡想,如果这一问题能够突破,将能吸引一大批消费者,这样汽车的销售量必定会大增。经过周密细致的计算,亚科卡提出了一个名叫“花56元买一辆56型福特汽车“的推销方案。根据这个方案,凡是购买56型福特汽车的顾客,买时只要付出售价20%的现金,其余部分按每月缴付56美元,3年付清。“花56元买56型“的广告口号,一下子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福特汽车在该地区的销售量大增,新方案推出仅3个月,就跃居福特公司全国销售网的第一位。随后,公司把这一推销方法推广到各个销售网点,使当年增销汽车7.5万辆。 亚科卡从此名声大振,他很快成为福特汽车公司大西洋中部地区的销售经理,在高级管理层获得了一个职位。后又成为福特公司总部的全国卡车销售部经理。 1960年12月,亚科卡36岁时,已是福特车部的总经理。1964年他成功地推出“野马“车,原计划当年销售7500辆就不错了,结果第一年就卖出42万辆,创下了汽车销售的新记录。 这一显赫功劳,使亚科卡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传奇英雄,不久他成为福特公司的总经理。20世纪70年代他又成功上市小型车“菲埃斯塔“,使福特在石油危机时期仍保持巨额利润。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成功招来嫉妒。亚科卡不知为什么成了董事长不喜欢的人。终于在1978年10月15日,亚科卡45岁生日时,福特二世以福特公司董事长的名义宣布:解雇总经理,可是,并没有任何象样的理由,只是说出于“个人的原因“。 福特二世深知亚科卡的才能,他答应将亚科卡的36万美元的年薪,变为100万美元的退休金,条件是只要不受聘于其他公司。 亚科卡不为这100万美元动心,国际造纸、洛克希德等公司请他,纽约大学商学院等著名高等学院聘请他担任院长,他都一一谢绝了,他便走上了第二个汽车工业的舞台——克莱斯勒汽车公司。 沃尔特·克莱斯勒于1919年创办该汽车公司,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相继推出的新型汽车。公司总部设在底特律环抱中的高地公园。 克莱斯勒公司曾有过辉煌时期,在汽车市场中,它的汽车曾以速度最快,耗油最低的品种,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因而一跃成为美国第二大汽车制造公司,与福特、通用两家公司形成鼎足之势,三分天下,共同控制了全美95%的汽车生产。可是,由于公司主要决策人的墨守成规和保守,加上盲目发展,使公司在1979年达到了极点,公司行将倒闭。五六十年代,克莱斯勒公司错误估计形势,以为小型汽车“抢手“,可以占领市场,于是从1953年起缩小汽车体积,集中向“小“型发展。实际上当时小型车在美国销量很小,只占美国汽车销售量的16%。因货不对路,导致克莱斯勒严重失势(而亚科卡当时在福特公司推出的野马车第一年就卖出42万辆,创汽车销售记录)。而当克莱斯勒公司在1969年改弦易辙,调整方向,再由“小“变“大“时,美国国内汽油供应紧俏,油价暴涨,汽车消费者又喜“小“而厌“大“。克莱斯勒销售额急剧下降,库存积压惊人,资金周转不灵,公司债务累累。同期,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爆发战争,石油输出国采取限制石油出口措施,美国石油供应极度紧张,加油站前排起了一条长龙。 然而,克莱斯勒对这一切视而不见,仍然盲目生产大型汽车。这种汽车被消费者称为“吞油鬼“,像赤道上灼热的大火炉一样(此时福特公司上市的小型车“菲埃斯塔“使福特公司在石油危机时期仍保持了巨额利润)。银行也觉察到克莱斯勒公司的财务危机,已没有足额的储备偿付商业票据。股东对公司破产的“担忧则酝酿着大规模廉价抛售股票“。资金、股东、积压,任何一项的突然爆发都会成为公司破产的灭顶之灾,克莱斯勒公司的经营已岌岌可危。 心力交瘁的公司董事长里卡多便将公司的希望寄托在亚科卡身上,他们在极端秘密的情况下进行了多次会晤。经过1978年夏季和早秋两个月的思考,亚科卡最终决定挽救这艘没落之舟。亚科卡不需要金钱,但他需要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需要向福特二世“复仇“。 1978年11月2日,克莱斯勒董事会召开规模宏大的新闻发布会,宣布亚科卡出任公司新一任总经理。亚科卡首次当上了属于自己的“船长“,这条船漏水严重,船上官员水手士气低落,萎靡不振。面对陷入危难的公司,亚科卡需要解决的问题可谓千头万绪,无数的人拭目以待,想看看亚科卡到底会有什么灵丹妙药。 ??? 亚科卡一到公司就发现,公司管理混乱,公司许多部门全无纪律可言,上班时间经常打电话,而且都是私事。不断地打电话与人聊天,这个机构哪里有效率可言。整个公司里部门多,分工细,彼此互不关心,35名经理中每人都有自己一伙人,他们不顾大局,只顾本部门少数人的利益。找到事情症结后,亚科卡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果断地解聘了35名副总裁中的33名。又动员公司职工,公司目前不景气,若要留用,必须减薪,否则另请高就。于是留用的职工接受了12亿美元的减薪,最高管理层各级人员减薪10%,他自己的年薪由36万美元降为象征性的1美元。 亚科卡从他的工作实践中体味到,现代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人才的争夺,就是企业家决策中的“关节点“,为赢得胜利,必须拥有企业所需要的各种人才。于是亚科卡上任后所作的第一个惊人之举就是招募“福特人“,彻底改组公司上层管理机构。 首先招募的是福特公司三位已退休的经理:福特公司原销售经理加尔·克劳斯;曾长期主持福特采购部的保尔·伯格莫泽,还有原福特公司负责生产的副总经理汉斯·马赛厄斯。在福特公司时,他们都为福特的发展立下过汗马功劳,被人们誉为所在部门的奇才。他们与亚科卡有过深厚的友谊。 然后,亚科卡又通过私人关系掌握了福特大批高级和初级管理人员的档案资料,并陆续游说他们相继离开福特公司。与此同时,大量有经验和一技之长的雇员也纷纷涌入克莱斯勒,这些人既有福特公司的,也有美国大众汽车公司的。 由于这股出乎意外的“人才流动热“,福特公司元气大伤。人们心甘情愿放弃丰厚的收入,跟随亚科卡冒一番风险,犹如当年人们跟随远洋探险一样。 企业“大换血“的结果,使公司高层经理面目一新。原有的33名经理只留任3名,各基层部门负责人变动也很大。尽管此举亚科卡招致了不少的咒骂,那些被解雇或失去职位的人多年以后仍然耿耿于怀,称他为暴君和独裁者,但他仍不改初衷。 招揽人才后,就是大胆使用人才,信任人才。“福特“人伯利奇从一进入克莱斯勒就被亚科卡指令:不惜一切代价,全力从事公司未来的汽车模型设计。伯利奇没有任何的具体职位,但却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随意支配调度下属,可深入各生产环节,他只对亚科卡一人负责。 亚科卡在解决公司的管理、技术人才时,还有一块荆棘丛生的无人地带展现在他的面前——资金短缺仍然威胁着公司的生存。 ·福特“野马”之父 企业家的传奇 李·亚科卡(续)

最热评论

全部评论

意见
反馈